顯示具有 Linux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Linux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

XBMC與OpenELEC

OpenELEC修改自XBMC,有以下特點:
  • 更快的開機速度(指載入linux到進入到桌面為止),真的很快,至少減少了30%的載入時間。
  • 針對不同的平台,推出了不同的build,好處是大大減少了build的大小(大約100M左右),並且也支援新的晶片組及CPU(我在Sandy Bridge平台上試用相當順暢)。
  • 簡化了許多設定,預設samba及transmission(BT client)均包含在內了。
OpenELEC的安裝相當快速簡單,準備一支隨身碟(2G以上會比較理想,因為會裝許多add-ons)
  1. 下載適合的build,並使用7zip將其解壓縮。
  2. 插入隨身碟,執行create_installstick.bat,依照指示會將安裝的來源檔安裝到這支隨身碟中。
  3. 完成後,重新開機,選擇Quick Installation。
  4. 完成後,重新開機,此時應該就可以看到XBMC的桌面了。
簡單設定語系後,就可以看到中文界面,字幕當然也沒問題了,真是相當棒!!
  • System
    • Appearance
      • International
        • Language改為Chinese(Traditional)
        • Character set改為Chinese Traditional(Big5)
      • Skin
        • Fonts改為Arial based 
參考:http://mymediaexperience.com/how-to-install-xbmc-linux-in-15-minutes-with-openelec/

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

XBMC Live與Transmission(BT Client)

嘗試在XBMC Live上安裝Transmission(BT client),發現了二個問題
  • 使用Universal-USB-Installer所安裝的XBMC Live,在terminal下安裝Transmission系統重啟後會消失,所以,拿來當作來源,安裝至另一個隨身碟算是折衷的方法。
  • 存放BT下載的資料硬碟,不可為NTFS格式(Transmission 1.93) ,因為無法更改NTFS目錄的存取權限,另外,很多討論也說明並不建議在Linux的系統下,對NTFS作存取的動作,會消耗相當大的CPU資源。
因此,重新安裝XBMC Live後,將外接的資料碟格式化為ext4格式。
使用另一台PC,透過putty連結並設定Transmission。
注意需變更寫入目錄的權限,否則會出現Permission Denied。

最後,連結至XBMC Live(http://your-xbmclive-system-IP:9091),加torrent file就開始下載了!


參考連結:


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

XBMC HDMI設定

經過嘗試多組設定,終於將QM57 HDMI的聲音輸出搞定,就不再需要一條audio的線從PC連接LCD TV了!
  • 系統設定(System)
    • 音效輸出:HDMI
    • 喇叭設定:2.0
    • AC3數位音效:OFF
    • DTS數位音效:OFF
    • 音效輸出設備:HDMI
    • 通過輸出裝置:HDMI

Universal-USB-Installer

今天在找尋Puppy Linux時,發現另一個工具程式相當方便,不需要將image燒至光碟再安裝了,記錄於此!
也意外發現XBMC使用此方法安裝後,QM57也可以發聲了..@@?
[更新]奇怪的是speaker out接到LCD TV會無聲,但用耳機聽又有聲音。
並且,不會有離開系統後,原語系設定會消失的問題!!!
簡單的修改開機的menu,縮短等待的時間(預設為60秒)。



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

DIY家中BT PC之使用Puppy Linux

在原本使用的XBMC Live雖然非常好用,但有二個缺點
  • 沒有PPPOE的撥號,只能透過AP(但我又不想開AP)!
    • 因為XBMC有很多好用的add-ons,可以擴充
  • 945GM聲音可輸出,但在QM57郤沒聲音了?
尋找了多個方案(但主要還是使用XBMC,因為它實在太讚了!!)
  • Win7下安裝XBMC
    • 缺點很大,體積大,開機時間長,安裝於HD中相當熱
    • 會和原系統中的MCE衝突
  • Linux下安裝XBMC
    • 首選為可安裝於USB的版本
      • Arch Linux夠精簡,但安裝稍複雜! (日後再研究)
      • 簡單易安裝的Linux版本---Puppy Linux---
        • 安裝於USB Flash Disk
        • 中文化(參考連結),或 Multilingual support on Puppy Linux 4.x/5.x
        • 安裝Transmission給BT使用
          • 使用上沒什麼問題,但似乎與Windows下的uTorrent,效率有一些差距
        • 安裝Firefox
        • 安裝XBMC,會出現要求安裝Graphics Driver
        • 安裝BOXEE(移除:因為並不會把puppy linux放置在客廳使用,且無法支援MCE遙控器)
        • 安裝VLC media player
        • 安裝TeamViewer
        • 套件連結 
 回到家中接上LCD TV,發現HDMI無法使用
  • 改用DVI轉HDMI,但很奇怪,效能奇差
  • 接回PC,使用VGA或DVI,又還正常的
因此,經過幾天的實測後,發現Puppy Linux並不適合放在客廳,所以還是放回書房,系統本身使用USB隨身碟安裝Puppy Linux,無內置硬碟,而BT用的硬碟則是使用一顆2.5吋IDE 80G,可減少系統內散熱的問題,下載完也可以直接拿到客廳,再使用XBMC來播放!
原標題:DIY家中HTPC之使用Puppy Linux
更改為:DIY家中BT PC之使用Puppy Linux


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

Freenas 0.7.1 安裝記錄




Mount CDROM.
Installing system image on device da0.
gzip: stdout: broken pipe
Error: Failed to dd image on ‘/dev/da0′!
Unmount CDROM.
There was a problem while copying files.
Press ENTER to continue.
  • 不死心,原本以為是版本的問題,也試過將不同類型的USB隨身碟,同樣無效!!
  • 最後,在Google上找到解法
    • 不插隨身碟,使用安裝CD先開機載入核心
    • 等待輸入時再插入隨身碟
    • 按下9,將Freenas安裝於隨身碟
    • 成功
Mount CDROM.
Installing system image on device da0.
GEOM_LABEL: Label for provider da0a is ufsid/************.
Unmount CDROM.
FreeNAS has been installed on da0.
You can now remove the CDROM and reboot the PC.

  • 如果插著隨身碟開機,會寫入檔案\conf\config.xml,造成隨身碟無法被format 

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

XBMC 9.11(HTPC的好伙伴)

最近在使用另一套比Geexbox更炫的多媒體Linux XBMC,MCE搖控器支援程度更高,細項的功能也更多樣複雜,試用的心得是相當不錯,但缺點就是需要有安裝的過程,比較花時間!

  1. 安裝完成後,進入XBMC畫面,按下Ctrl+Alt+F1進入console,輸入管理帳號及密碼,
  2. 將中文字型(DroidSansFallback)複製到/usr/share/xbmc/media/Fonts底下,蓋過原本的arial.ttf,
  3. 再切回XBMC畫面(Ctrl+Alt+F7),進入System選單,將語言設定為中文即可!!!


2010/4/5新增: 加入LAN及WLAN的支援!
  1. 使用lspci確認PCI裝置是否包含了有線及無線的晶片支援
  2. 修改/etc/network/interfaces加入以下LAN資料
    • auto eth0
    • iface eth0 inet dhcp
  3. 進入WLAN AP(http://192.168.2.1/ pw:學號),確認SSID:wahahachannel:11
  4. 修改/etc/network/interfaces加入以下WLAN資料
    • auto wlan0
    • iface wlan0 inet dhcp
    • wireless-essid wahaha
    • wireless-channel 11
    • wireless-mode managed
  5. 在Ubunto底下,可使用nano這個文字編輯,比vi方便
  6. 使用DVI轉HDMI接頭(因miniPC無HDMI介面),再加HDMI線材連接至電視,畫質好很多,並且原本使用VGA線材會有的水波紋現象也消失!!!

    2011/3/10更新:在XBMC 10.1(Dharma)版本中,已將中文字型加入,因此,簡單的設定如下,就可以有中文界面及支援中文字幕檔!

    • System
      • Appearance
        • International
          • Language改為Chinese(Traditional)
          • Character set改為Chinese Traditional(Big5)
        • Skin
          • Fonts改為Arial based

   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

    GRUB的設定

    使用GRUB來設定USB隨身碟的多重開機,將DOS、NoNameXPE、Puppy Linux及xPUD放在同一個partition中,menu.lst的設定如下:
    title 1.DOS
    chainloader /io.sys

    title 2.NoName XPE
    chainloader /setupldr.bin

    title 3.Puppy Linux
    kernel /puppy/vmlinuz pemedia=usbflash
    initrd /puppy/initrd.gz

    title 4.xPUD
    kernel /xPUD/BOOT/XPUD noisapnp quiet lang=zh
    initrd /xPUD/OPT/MEDIA
    initrd /xPUD/OPT/SCIM

    Geexbox 1.2.4 多媒體播放Linux

    Geexbox是一套很好用的"多媒體專用"Linux,搭配搖控器及一台安靜的電腦,就可置放於家中客廳,播放音樂、電影、照片非常的方便!

    http://geexbox.org/

    安裝設定細節如下:

  1. 下載geexbox-generator,設定組態,如字型、搖控器種類、網路設定,最後產生iso檔


  2.  再下載geexbox-win32-installer,利用此工具程式將剛產生的iso檔寫入到USB隨身碟


  3. 將中文字體複製至\GEEXBOX\usr\share\fonts\DroidSansFallback.ttf可由網路上取得,且需修改\GEEXBOX\etc\lang.conf中的


  4. DEFAULT_LANGUAGE=zh_TW
    DEFAULT_FONT=DroidSansFallback.ttf

  5. 螢幕旁白字體大小可修改\GEEXBOX\etc\mplayer\mplayer.confg,加入一行subfont-text-scale=8,讓字體能在適當的大小,不用再去設定裡調整字幕的scale(大小)!